熱噴涂技術應用的發展背景
1913年Schoop提出了電弧噴涂槍的設計,并于1916年研制成實用型電弧噴涂槍,制備鋼結構長效防腐涂層,將熱噴涂技術真正用于生產實踐。線材火焰噴涂和電弧噴涂作為主要的熱噴涂方法,在20世紀30年代得到了發展。美國Metco金屬噴涂公司成立后,相繼研究出用空氣渦輪送絲的E型系列噴槍和用電動機送絲的K型系列噴涂槍。用于鋼鐵結構件的噴鋅、噴鋁長效防護涂層。英國成功研制出Schoet粉末火焰噴槍,爾后Metco研制出MetcoP型粉末火焰噴涂槍。從此,世界各國各噴涂專業公司也相應研究開發了一系列粉末火焰噴涂槍,對熱噴涂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應用推廣,使得熱噴涂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很大 的成績。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熱噴涂技術就大量地用于船舶、鋼結構、水閘門等鋼鐵產品的長效防護。美、英、德、法、日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制定了熱噴涂相應的技術標準,許多數據都報導了在不同使用環境條件下,不同涂層材料體系和涂層厚度的防護涂層體系與防護涂層壽命指標的選擇建議。美、英、德等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用了10~20年的時間大力推廣該項技術。 (2)第二階段熱噴涂技術隨著噴涂技術的發展,新的涂層材料不斷地出現。20世紀50年代初,研制出自熔性合金粉末材料,隨后出現了粉末火焰噴焊技術。自熔性合金粉末材料的研究成功,對熱噴涂技術在工業領域內的應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將熱噴涂技術由原來的表面防護與修復,發展到機械零部件的表面強化,不僅用于廢舊零件的修復,同時也用于新品零件的預保護強化涂層的制備,開創了熱噴涂技術應用的新領域。 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研制成功燃氣重復爆炸噴涂技術,用于制備高質量碳化物涂層和氧化物陶瓷涂層,并首先應用到航空工業中。 燃氣爆炸噴涂粒子速度高,可制備出十分優秀的碳化物金屬陶瓷涂層,但溫度較低,對制備氧化陶瓷涂層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對航空發動機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發動機零件不僅要有高溫強度,并且必須具備高溫隔熱的性能,以達到提高有效利用發動機熱效率的目的。陶瓷熱障涂層是提高航空發動機熱效率的關鍵技術之一;驹硎翘沾删哂懈叩娜埸c和低的熱導率,同時陶瓷涂層含有一定的孔隙率,能夠將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高溫部件與高溫燃氣隔離開來,因而陶瓷涂層成為很好的高溫隔熱涂層材料。為解決陶瓷涂層的應用,美國Plasmadyne公 |